跳到主要內容

賞析|書法評介:褚遂良及其書法藝術


(圖片取自網路)

一、生平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稱褚河南,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褚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其特點是善把虞、歐筆法融為一體,方圓兼備,舒展自如。他書法的結構、間架的骨力,明顯受歐體的影響。《唐人書評》中把褚遂良的字譽為「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也稱頌他為「九奏萬舞,鶴鷺充庭,鏘玉鳴璫,窈窕合度」。張懷瓘《書斷》讚褚遂良書云︰『祖述右軍,其書甚得媚趣,若瑤台青瑣,育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增華綽約。』米芾在《續書評》中也云︰「遂良書多法,或學鐘公之體, 而古雅絕俗;或師逸少之法,而瘦硬有餘。至於章、草之間,婉美華麗,皆妙品之尤者也。」

  傳世的墨跡有《倪寬贊》,大字《陰符經》,他還臨摹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傳唐褚遂良摹本)》。 


二、作品 

  《雁塔聖教序》楷中帶行,較為流暢,其結體略顯寬疏方闊,運筆時動作繁複變化多端,動感特別強烈,不僅轉折、提鉤處時時可見停駐按壓的動作,橫畫的部分也有弧線高低起伏的變化。整體書風繁複多樣,清代書評家評此為美麗女子,風姿綽約。此碑為褚遂良代表作,用筆清瘦勁健,方圓向背,剛柔相濟,一筆三過,曲中求直,又間以隸書筆意,富有節奏美。結體則疏朗舒展而中宮緊密,奇正相變,俯仰顧盼,風姿綽約而又溫雅自然。秦文錦曾評日︰『褚登善書如羅綺嬋娟,神態銅柯鐵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絲,萬文韶能將轉折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名碑之冠。』 

  《孟法師碑》此碑書體合歐(陽詢)、虞(世南)為一體,既汲取了歐書剛健險勁的運筆,又融和著虞書典雅寬舒的結體,字形顯得更為方正端麗,行筆之際增加了頓挫起伏的變化,有些字並參入隸書的體勢,具有六朝碑刻古雅凝重的意韻,是褚氏中年書法的代表作。 

  《倪寬贊》傳為褚遂良書。宋趙孟堅謂︰「容夷婉暢,是河南晚年書。」此帖用筆,與褚遂良的《孟法師碑》不同,最明顯的是帶有隸法的用筆特征,尤其是有的橫畫收筆,向上拋出,化隸法而入楷體,別開生面。方圓並用,自然容與,問或參以草意,顧盼有情,剛健婀娜,有鐘王之遺意,也有歐陽詢的氣息,是學習臨摹的優秀範本。 


三、用筆特徵:楷書存隸意 

  褚遂良書跡存有隸意,歷代書論輒言及之,如宋蘇東坡:「褚河南書清遠蕭散,微雜隸體。」 宋米有仁:「褚書在唐賢諸名世士書中為秀穎,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自成一家。」 

  • 起筆,收筆存隸意

  《中國書法簡史》云:「褚遂良楷書的特點是俊逸:筆化瘦而意實力足,行筆多取弧勢,起、逆筆處隸意可辨,結構行書氣緊,在欹側中呼應生姿,活潑而不輕佻,字形較方,總地給人以清俊飄逸的印象。」隸書基本筆法乃「逆入平出」,褚書以逆筆起最得勢,顯得分外活潑生姿。 

  • 橫畫取弧勢,略似隸法之波畫

  褚書《聖教序》之「真」、「其」之長橫畫即取弧勢,且筆畫兩邊重,中間輕,與《乙瑛碑》之「平」、「高」之波畫,幾無兩樣,褚書存有隸意,其跡明矣! 

  • 褚書之結構輒取背勢,存隸法左右相背之勢

乘.JPG是.JPG

  由篆籀之相向成文,便而為隸分知背戾分勢,其結體之特色,即取背勢而向左右舒展,褚書之結體即具背勢之特色,如《聖教序》之「乘」、「是」,「乘、之上橫畫向上微翹,下長橫畫取弧勢,中間拱起,與上橫畫洽取上下相背之勢,且下橫畫特長,有向左右舒展之勢。「是」字上部之「日」,左右兩直畫略取左右之背勢,撇收筆略往左上回收,捺筆特長,此處之撇納,頗似隸之波磔,曲背勢而向左舒展。 


四、美學結構 

  總結褚書風格,贊者謂其古雅絕俗,秀逸不群,清遠消散,婉美華麗。但實質來說,其筆劃之沈著,筆力之遒勁,外看疏瘦,內歛豐腴,善用法度,疏不出遠,密不至近,表現婉約靈勁風神。 


五、對後世書家影響

  其書體獨樹一格之書風,不失後代書家之崇敬。如宋代四大家蘇、黃、米、蔡,無不自褚書中吸飲豐沛,元、明代趙松雪對褚書枯樹賦贊譽有加,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均受褚書影響極深,及至遜清民國,諸多書家莫不對褚書之啟導既深且遠。 


本文論者:方塊酥(小漾),參考或引用者請標明本站出處,感謝配合!

留言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回憶當鋪》 吉野万理子著:隱形的紀念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回憶當鋪》 作者:吉野万理子 譯者:林冠汾 本書讀後心得為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讀後心得:   本書是一本青春又帶有一些奇幻成分的日本小說,一位身分成謎的女魔法師,在鯨崎小鎮靠近海濱處的小島,經營一間神祕的「回憶當鋪」。這是鎮上小孩,青少年們的秘密基地,他們彼此心照不宣地拉緊彼此的口風,捍衛住小孩獨有的、不被大人知道的最後一塊禁地。在這裡,小孩典當回憶,魔法師就會依回憶的有趣程度、精采與否而兌換不定的價格,然而,一旦過了二十歲,小孩仍未回來當舖贖回回憶,這些記憶片段,將一縷一縷,化作一顆一顆沉在海底、點綴海洋的海星……。

閱讀心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米奇.艾爾邦著:因為值得,所以活著

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不免發出疑問:「如果我也死了,在天堂上,我會遇到哪五個人?」會是同樣對我嚴厲而寡言的父親,還是溫柔貌美的愛人?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那數以萬計與我擦肩的其中一位?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短短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每天會和這麼多的人相遇、邂逅、錯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牽引著其他人的生命,參與著其他人的人生。正如書裡的藍膚人所說:「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聯。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面分離出來。」不斷重疊的人生故事,猶如河床底下的石頭,重複堆疊、彼此砥礪,接受命運的沖刷。有時,兩個不同的故事會在轉角相遇,激盪出一則新的詩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因為有緣,所以相遇、相愛、甚至憎恨;因為有緣,所以生命互相交錯。   「死亡不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在艾迪遇到的五個人中,有他在軍中的長官、他深愛的妻子、沒有印象的陌生人,甚至還有被她活活燒死的小女孩。在這五人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小女孩塔拉。因為艾迪剛從敵軍的俘虜重獲自由,他需要一個激烈的平反來平衡他所受過的折磨和侮辱,便自私且冷酷的燒光這片半年來被禁錮嚴刑的地方。但他卻直到熊熊烈火席捲小屋後才發現,有一位無辜的小女孩正蹲坐在裡面,她正等待著她的母親,卻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為了平復心裡的忿恨,而犧牲了一位剛來到人世間不久的小女孩,多麼殘忍無常的遭遇啊!但塔拉卻在天堂找到屬於她的世界,一座充滿溪水、孩童的遊樂河岸。最後,當艾迪因為救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而意外致死時,拉著他上天堂的,正是當初被火燒得焦爛的她。而幸運獲救的小女孩,又繼續過著另一段人生。或許,在天堂上,我們又重新回憶了一次我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一次愛與恨,但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寬恕,怨恨就像一把彎曲的刀,看似在報復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唯有愛能化解一切的誤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幸福。   俗話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在書中,艾迪一直很埋怨自己終其一生都只能擔任遊樂園維修員,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文不值,甚至不應該活著,但透過塔拉的開導後,不僅讓他也讓我們發現,每個人都...

閱讀心得|《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 米奇.艾爾邦著

投稿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 作者:米奇.艾爾邦 博客來購買本書連結:請點我! 讀後心得:   天堂,真的存在嗎?這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已從數世紀前就引起許多無神論者或宗教狂熱者的討論,我個人沒有任何信仰,對不同宗教、神蹟也一直抱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我仍相信天堂。因為,在我心中的「天堂」,不是真真切切有形的物質,而是充滿無形希望的一種存在、一種信念,像是血液般在體內來回流動,活絡緊繃的神經,還有我們等待救贖、疑懼惴慄的心。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合著:延宕滿足=成功?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作者: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 譯者:張國儀 讀後心得:   故事從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實驗開始,約四到六歲的孩童被單獨帶到一間房間,接著大人進來,在桌上放了一塊棉花糖,若在大人離開後的十五分鐘內,小孩沒有把棉花糖吃掉,等他回來後,會再給小孩另外一塊棉花糖作為酬賞。而故事中的成功企業家沛辛先生,就是當初能熬過十五分鐘的其中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