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取自網路)
郵政博物館
【參觀資訊】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45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16:30前須入場;週一、國定假日休館)
票價:全票30元、優待票15元(學生證、團體、假日65歲以上長者)、免費票(6歲以下兒童、身心障礙及1名陪同者、平日65歲以上長者……)
誤打誤撞下,來到郵政博物館,但收穫卻是滿滿。在五樓的郵票歷史館裡,各個年代的國內以及國外郵票陳列在眼前,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但仔細一看,便可以看見各年代不同的郵票主題,其實都與該年代的歷史息息相關,其中也不乏許多郵票都具有在地的中華文化特色,像是各縣市的地標、台灣特有種鳥類、水果……,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古畫與清代刺繡系列,將古代的中國畫作縮放在小小的一張郵票中,更顯得其精緻,而刺繡系列除了展現圖畫及線條美感外,還在郵票上加上與其他郵票不同的質料、增添特別的觸感,可惜這些郵票都展覽在展示櫃中,沒辦法有更近距離的接觸。另外,五樓還珍藏了一些「郵票之最」:最古老的郵票、最貴的郵票……即使是我這個郵票的門外漢,看了也覺得很值得!除了這些郵票外,館內其實也展示了郵票製作的機器與過程,小小的一張郵票,其實製作過程並不簡單、或可以說是很繁雜,鋼板的打樣、郵票的印製、比對色差、郵票旁的鋸齒邊框……都是經過重重的校對與檢查才得來的。小小的一張郵票、總放在信封右上角不起眼的位置,但它卻是經過這麼多過程才產生,並擔任信件傳遞的關鍵角色,有時甚至透過信封上不同的郵票主題,就能表達不同的象徵與情意。
而在三樓的郵政歷史館,可以看到各國不同的郵政文化,不難發現,在其他國家的郵局人員,其實給人比較多專業、嚴肅的感覺,郵局的標誌較為端正、工整,在制服上也較為講究,以深色為主,傳達一種穩重、專業的氣氛;然而,臺灣的郵局給人卻是一種比較親切、便利的感覺,衣服以較為鮮亮的綠色呈現,在招牌上也較為輕盈、不那麼有壓力。經過了郵政博物館的巡禮,我發覺平常在生活中不會注意的郵局與郵票,其實藏有許多有趣的小細節,也讓我對郵政人員產生更深的尊重與感謝!
城南藝事
【參觀資訊】
官方臉書:城南藝事
地點不定(皆在臺北市),為有一定展期的街頭展覽,與文化、文字、藝術、懷舊主題相關,力求復古與創新的結合。
一開始來到「城南藝事」,其實不會覺得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沿路上的創意市集,賣了許多精緻的手作小物,還有數個跳蚤市場和以物易物的攤位正在沿街招攏客人,有些攤販也販售了許多古代書畫家的臨摹字帖或是結合書法元素的裝飾小物。
正當我們大家都以為這個活動大概就是這樣而已,抬頭一看,藏在路邊五顏六色的招牌下,是一張一張臺灣在地書法家集體創作的布帖,他們重新為店家雜亂的招牌用黑白的筆墨寫上名字,有的是正統的書法、也不乏創新的創意筆法,有些甚至結合了遠古時代的象形字或是現在的圖像元素,而每一張布帖,都是不同的書體,並摻雜了不同的筆觸。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以書法來呈現店名,有時會給人有一種衝突的美感。
令我印象最深的,應該就屬「佳音English」的招牌了吧,教美語的補習班,招牌的字卻以書法來呈現,表現了文化間的激盪,而以書法筆法寫出來的「English」字樣,更傳達了書法創新書寫的無限可能性!其他如「全家便利商店」、「八方雲集」,這些平常常見到的商店招牌,一時間換成用書法寫成版本,都給人一種眼睛為之一亮的感受。可惜的是,活動結束後,這些布帖就要被拆下來(事實上有些布帖已經因為風吹日曬雨淋而開始斑駁褪色了……),如果他們都能變成真正的招牌,該有多好!每張牌帖、每條筆畫、街上復古的商店與建築,都給人一種復古中又帶新意的感覺,是故事翻開來淡黃色的扉頁。
本文論者:方塊酥(小漾),參考或引用者請標明本文出處,感謝配合!
如果你也對本篇小記有共鳴,歡迎回應,留下你的心得一起討論唷!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任何想法都歡迎交流討論,您的留言是本站更新文章的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