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筆特徵與風格
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並能集唐楷之大成,開創新風格,影響後世學書者之研習方向,如唐後各大書法家,無不自顏起步,而有成就。真卿碑刻佳品如《多寶塔》、《麻姑仙壇記》、《李元靖碑》、《顏勤禮》與《顏氏家廟碑》,均能顯現真卿筆法。大致說來,顏字體態端莊,雍容大方,舒展開濶,疏密適當,結構 停勾,剛柔並濟,避讓得體,筆力健壯,頓挫分明。
分析顏字簡單來說,他的點圓渾厚實而富力感,如墜石落地,落筆藏鋒,也就是略頓後即收鋒,顯得飽滿圓聚而有力,骨力內容以免臃腫。顏字的點姿態頗多,或仰或俯,或向或背,隨字異形,生動而穩重,且用筆靈活。顏字豎畫如拉弓弦,曲中見直,粗厚得勢,筋力豐滿,尤多向勢環抱乃能圓潤。顏字撇捺,是撇厲捺重,大氣磅礡,撇如斷劍截牛肉,俐落挺拔,捺多一波三折,起筆先逆鋒朝上仰,瞬即向下行筆,形成一折,中段後而下,稍粗重為二折,出捺按筆舖毫,然後逐漸側鋒,且戰且走,造成雁尾顯示特徵。 顏字的折與鈎亦獨具一格,轉折先重頓或斷筆意連,鈎畫則蓄勢趯提,沈著老練。
顏字法體,平正中求險峻,既筆意相連,亦筆斷意連,力求古樸莊嚴,遒勁豪宕。顏體的結構特徵,一是豁達端莊,正面示人;二是寬博大方,雍容華茂;總之,顏體宣有「雄」、「健」、「秀」的特徵,即雄在氣概上,健在用筆上,秀在變化上。臨摹時,如果忽視這些特徵而一味追求粗壯,就難以得到顏書的真髓。
其用筆方圓兼備,以圓筆為主,用筆雜揉篆籀,外圓內方。其大字如《東方朔像贊》與《金天王廟題名》,莊偉、俊拔,其風格圓渾清雄。汪中曾云:「魯公之書,照耀寰宇,其人則忠憤浩然,其字則堅實樸厚,學其為人,學其書藝,二者都不偏廢。」
顏體風格亦有所轉變。中期:剛健雄厚,大氣磅礡。 成熟期:凝重深沉,雄肆其外,秀穆其內,其筆畫圓勁渾厚,改「緊結」為平正的「寬結」。 其學書歷程為:學褚遂良的書法→得筆法於張旭→擺脫初唐書法。
二、美學理念
周鳳五曾云顏真卿的書法「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意於古法之外。」
三、歷代評論
清‧萬經在《分隸偶存》中評其「修飭緊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識之師,步伍整齊,凜不可犯。其品格當在卒史、韓效之右。」
清‧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評:「字覆爾雅超逸,可為百世楷模,漢石最佳者也。」
清‧方朔在《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中說:「書法則肅括宏渾,沉古遒厚,結構與意度皆備,詢為廟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四、書法結構風格
顏真卿的書法能吸取北朝的的雄渾氣質,融合唐初的秀逸風雅,中唐的肥勁宏博,博取眾長,魏晉以下諸家幾乎皆概括。蘇軾曾說「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殆難復措手。」那厚重的用筆,茂密的佈白,沉浸鬱勃的神蹟,大都胎息於兩漢魏碑。那種勻穩腴勁,秀媚多姿的體態,更是顏真卿早年受到二王遺風的薰陶痕跡。然而,顏真卿的書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郭僕射書》頓挫鬱屈,天真奇宕;《祭姪稿》縱橫磅礡,氣勢奔放;《顏氏家廟碑》大書深刻,莊重遒勁,這是他剛健雄渾的一面,但他也時時透露出風雅秀逸的氣韻。如《麻姑仙壇記》持重舒和,秀逸超舉,神采頓殊。
顏真卿的書法藝術風格常常因為書寫內容的不同,書寫情緒和目的,而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顏體的結構方正端莊,穩重厚實,不以重心欹側取勢,不以左緊右鬆取姸,布白字間櫛比,形間茂密,如將軍般頂天立地,無愧世人的正面形象而有教化民心的作用。到了晚年更顯成熟,臻致神明變化,一碑異於一碑,從單純中求變化,反能反璞歸真,筆鋒得意處顯功力爐火純青,圓轉肥厚間展現豪邁寬闊氣度。耐看而蘊真性情,偉岸莊嚴又能抒項羽豪氣,達致書法的「中庸」極道。
五、影響及地位
縱覽中國書法史,歷代書家輩出,人材濟濟,然而能成為一代宗師的卻屈指可數,而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他用楷書所寫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與王羲之之典型相對,被使用圓筆的書法家奉為開創者,與使用方筆的王羲之都對後世產生既深且遠的影響,是書法史上繼書聖王羲之後,又一位開一代風格的人物。其書藝精湛宏遠,博大精深,對後代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還引起書法觀念的革新。
在中晚唐及五代時期,書家們受顏體的影響比較直接和具體。如晚唐的柳公權和五代的楊凝式即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書家,兩人都是先學顏體後成自己的風格,特別是柳公權為唐代得顏氏嫡傳最有成就的書家。他的書法以瘦勁見長,自成一家,被稱為「柳體」。
五代之後,顏真卿的書風影響仍然延續于宋、元、明三代七百餘年的歷史。既使在推崇「二王」書風強盛之時.依然未能擺脫顏體書風的影響。
在崇尚帖學的宋代,代表宋代尚意書風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顏真卿書風的影響和薰陶,特別是蘇、黃二人極力推譽顏真卿,使顏體書風在宋代書壇確立了極高的地位。
到了清代初期、顏體書風得書壇大家們的重視和提倡,尤其是董其昌、王鐸、傅山等書家對顏體注入了極大的精力,加上後來的何紹基、翁同和等著名書家的推舉,顏體書法的影響在當時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留言
張貼留言
有任何想法都歡迎交流討論,您的留言是本站更新文章的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