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心得|《時光守護者》 米奇.艾爾邦著:知足,就是一種不平凡

時光守護者

  一位活在遠古時代、喜歡數算身邊所有事物的男人,因嘗試著計算時間,漸漸發現世界運行的規律而受到懲罰。被禁錮在一處無人所知的洞穴的他,被賦予永遠的生命,只能被迫傾聽幾千、幾百萬年後人們乞求時間的聲音。無數次的日升月落,距離他的妻子、他的小孩好遠好遠的時間老人,絕望的以為他僅能永遠待在這個洞穴,聽著不斷由淚池竄起的貪婪祈求聲,凝視著眼前的一片漆黑。
  終於,不知又過了多久,天神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微弱且疲乏的靈魂得到救贖,他必須找到兩個人並解救他們,一人渴望更多時間,一人想要放棄時間,了結自己的生命。於是,時間老人回到了現在的世界,和兩位先前從未相識的陌生人有了交集,讓他們了解時間的真諦和自己存在的價值。最後,他不但解救了兩人,同時也解救了自己。

讀後心得:
  生活在這個分秒必爭的世界裡,人們似乎總在和時間拔河。我們貪婪的祈求時間,以為這樣就能平息自己和計時器一同跳動的脈搏;我們希望讓時間走快點,這樣我們就能快速掠過乏味且一成不變的人生。於是,不知不覺中,時間反倒成了一種束縛,影響著我們眉宇間的悲喜與得失。

  本書是一則勵志且富有魔法力量的長篇故事,書中以被囚禁在漆黑洞穴中的「時間老人」多爾為主角。生活在遠古時代的他,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他探尋出最初的數字,然後,是時間。多爾醉心於時間的數算當中,他發現每天同個時刻影子的長度都相等,他甚至發明了許多當時不被他人認同的時間計算工具。只是,在他鑽研時光的過程,他也相對犧牲了很多事。他犧牲了財富,因此家境始終不富裕;他犧牲了友情,於是被有錢有勢的好友驅逐;他甚至犧牲了時間,他和他深愛的妻子美好卻短暫的婚姻韶光,並受到天神的懲罰與放逐。

  時間看似方便,但有時當我們自豪的以為我們正控制著他們時,時光反倒正主導著我們。我們以時鐘上的數字來定義我們的生活,無數個令人眼花撩亂的數字如雪片般不斷的往腦子裡飛,而成就了每個人的一天:什麼時刻要起床、幾時幾分前要完成的待辦事項......久而久之,生活不再新鮮,猶如反覆沖泡數次的茶葉,少了清爽淡雅的幽香與入喉後的餘韻回甘,卻多了一口無味的苦澀。

  然而,欲求不滿的我們仍想望能博得更多時間。再給我一天、再給我多一些時間、如果能再重來一次......無止無息的渴求換來了更多光陰與機會的失去。怨懟及放棄永遠都不是解決事情和處理時間的好方法,其實,只要夠知足、夠勤勉,時間永遠都會是夠的。付出即是一種得到,即使真的來不及,至少我們努力過、認真過,也能將每次的失敗當成一種警惕、一次經驗、一段收穫。讓不斷流逝的年華背上所有過錯,而不自我反省,只會迎來更多次的挫敗與自信的崩垮。

  書中病危、瀕臨死亡邊緣的大企業家維克特,因捨不得讓自己的生命就此結束,決定找人體冷凍公司將自己冰凍起來,以待幾百年後醫療進步,再讓自己重生。自古以來,人類往往因為欲望太多且放不下,而到處找方法想讓自己延年益壽,但到頭來,沒有一個人可以與命運匹敵。生命之所以可貴正是因為它的「有限」,如果每個人都擁有永久的壽命,那麼時光也就不那麼珍貴,無窮無盡的人生,彷彿因持續撐大而鬆開的橡皮筋,將變得疲乏且失去彈性。與其想著如何讓時間更多、讓自己永久活著,不如善加利用剩餘的時間,創造最美好的回憶,無憾的為自己的一生畫下一筆完美的休止符。

  而另一位高中女孩莎拉,因不願面對心儀對象伊森的拒絕與同儕的嘲弄,選擇在車內引毒氣自殺,打算一了百了。現在正值高中階段的我們,常常因感情、友誼等因素而沮喪悲觀,我們倔強的嘆息著自己正跌入人生最孤獨的崎嶇,再也沒有人能出手挽救我們內心徬徨的掙扎,身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只在耳邊無謂的迴盪,沒有人真正了解、擔心我們,因而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活下去的人事物,盲目的死去非但無濟於事,也只會讓身邊真正在乎我們的人流淚惋惜,而使我們黯然神傷的那人,仍然繼續過日子,絲毫不會因我們的死去而有任何改變。但是,如果我們選擇了堅強面對,再勇敢一趟,時間終能平復心中的傷口,引領我們忘掉過去的傷痛,使我們成長並領悟全新的愛的信仰。

  「我們都會懷念失去的東西。可是,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我們擁有的。」對於時間,我們應該擁有的態度是珍惜且知足,若是一味的只知道追求時間,心裡的欲求填不滿,自己將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由衷綻放最燦爛、最迷人的笑靨。活著即是生命的倒數,失去目的、過度依賴時間的活著更是一種無形的揮霍。從此刻開始,我們應好好把握、善用光陰,作時間的主人,不讓無意義的數字主宰,無論我們此刻覺得無聊或歡欣,每分每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都會在我們腦裡留下它的足跡,用心活過、欣賞過的回憶才最歷久彌堅。看完這本書,我感覺我的思想比以前又更遼闊了一些,讓我們一起妥善的運用時間,把現在和過去活成一種獲得,飛過最痛徹心扉的絕望,找希望!

書名:《時光守護者》(原名:《The Time Keeper》)
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譯者:席玉蘋譯
出版社:大塊文化

撰文者:方塊酥(小漾)
本站樂果:

推薦指數★★(5/5)

  如果我們如書中的大企業家維克特一樣瀕臨死亡,我們在死前會做的最後一件事是什麼?
  若未來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計時工具都消失,我們該如何適應且計畫我們每天的生活?
  假如有一輛時光機可以載你回到過去,改變你的未來,你會選擇搭上時光機,還是待在原地繼續過完接下來的人生?為什麼?

如果你也對本書有共鳴,歡迎回應,留下你的心得唷!

留言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米奇.艾爾邦著:因為值得,所以活著

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不免發出疑問:「如果我也死了,在天堂上,我會遇到哪五個人?」會是同樣對我嚴厲而寡言的父親,還是溫柔貌美的愛人?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那數以萬計與我擦肩的其中一位?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短短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每天會和這麼多的人相遇、邂逅、錯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牽引著其他人的生命,參與著其他人的人生。正如書裡的藍膚人所說:「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聯。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面分離出來。」不斷重疊的人生故事,猶如河床底下的石頭,重複堆疊、彼此砥礪,接受命運的沖刷。有時,兩個不同的故事會在轉角相遇,激盪出一則新的詩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因為有緣,所以相遇、相愛、甚至憎恨;因為有緣,所以生命互相交錯。   「死亡不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在艾迪遇到的五個人中,有他在軍中的長官、他深愛的妻子、沒有印象的陌生人,甚至還有被她活活燒死的小女孩。在這五人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小女孩塔拉。因為艾迪剛從敵軍的俘虜重獲自由,他需要一個激烈的平反來平衡他所受過的折磨和侮辱,便自私且冷酷的燒光這片半年來被禁錮嚴刑的地方。但他卻直到熊熊烈火席捲小屋後才發現,有一位無辜的小女孩正蹲坐在裡面,她正等待著她的母親,卻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為了平復心裡的忿恨,而犧牲了一位剛來到人世間不久的小女孩,多麼殘忍無常的遭遇啊!但塔拉卻在天堂找到屬於她的世界,一座充滿溪水、孩童的遊樂河岸。最後,當艾迪因為救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而意外致死時,拉著他上天堂的,正是當初被火燒得焦爛的她。而幸運獲救的小女孩,又繼續過著另一段人生。或許,在天堂上,我們又重新回憶了一次我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一次愛與恨,但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寬恕,怨恨就像一把彎曲的刀,看似在報復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唯有愛能化解一切的誤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幸福。   俗話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在書中,艾迪一直很埋怨自己終其一生都只能擔任遊樂園維修員,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文不值,甚至不應該活著,但透過塔拉的開導後,不僅讓他也讓我們發現,每個人都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著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讀後心得: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緊緊牽引著我們。在日治時期,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故事中,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只能隨波逐流,被時局、被高壓的統治、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不知該飄向何處……,然而,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

賞析|〈商人婦〉(1921) 許地山著(超完整論文級賞析!)

本文著作權為文字方塊所有,嚴禁抄襲! 壹、敘事手法與故事背景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觀點,名字、職業及背景均未明說,從小說開頭旁人提及的袁世凱做皇帝、歐戰等事件,可推測故事應發生在1910年代中後。在從印度經新加波、開往廈門的郵輪上,「我」在船上注意到一位帶著孩子的印度婦人,裝束雖是印度的打扮,可行為舉止卻不像。在偶然的攀談,才知道這位婦人原是中國人,經過戲劇性的人生轉變,丈夫在異地另娶他人、她則被變賣到印度作他人之妾……。   小說中巧妙使用插敘法連結兩個不同的時空,故事在主角惜官的娓娓道來的回憶中隨之開展。敘事觀點雖皆是第一人稱,卻也因應情節而轉變,由「我」轉至惜官自述,最後再回到「我」,交代故事的後續:惜官牽掛的故鄉、母親,早已物非人非。而帶著小孩的她,真能在新加坡找到前夫?當初拐騙並賣掉惜官的人,究竟是前夫還是新娶的小妾?可惜「我」與惜官不過是在船上短暫交談的同鄉人(都來自唐山),旅途結束,仍舊得過回各自的人生。惜官到了新加坡後將過得如何?或許那是「我」無從得知的另一段故事了。   本篇小說「第一人稱」搭配「夾敘」的敘事手法,再加上作者極其淺近的用詞,縮短了文學作品與讀者間的距離感,讀來彷彿身歷其境,彷彿也跟著「我」一同經歷惜官的前半生。此外,當惜官口述自己離奇的遭遇時,作者卻以淡泊的口吻與筆觸呈現整篇故事,頗令人玩味。   民國初期,不僅是臺灣、中國,幾乎整個世界都陷入混亂之中。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惜官被隻身前往他鄉的丈夫背叛,甚至還被變賣;嫁給富商阿戶耶後,又面臨其他小妾為了財產爭鬥的虐待與冷言冷語。由此可揭露出亂世下人們對利益的追求、人情的疏離,甚至是六親不認。   一路上,惜官雖幸運地遇到許多好人,但壞人總比好人多,原先不識字、見識低的惜官在受苦難的過程則沒有絲毫怨言,靠著「人間一切的事情本來沒有什麼苦樂底分別」之信仰,度過了一切聽來悲慘的遭遇。奇妙的是,這樣的一種無教派的虔誠信念,對應到西方、東南亞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宗教觀,竟都說得過去且遙相呼應。 貳、故事情節概述   惜官是一位來自福建鴻漸的農村婦女。十年前,丈夫林蔭喬因賭博而輸得精光,被迫關閉賴以為生的糖舖。惜官為此典當自己所有的積蓄,為丈夫籌措旅費,送他遠渡重洋,到新加坡重新發展。沒想到,發達後的林蔭喬竟從此再無聞問,沒有兌現臨走前對妻子的承諾

閱讀心得|《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合著:延宕滿足=成功?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作者: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 譯者:張國儀 讀後心得:   故事從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實驗開始,約四到六歲的孩童被單獨帶到一間房間,接著大人進來,在桌上放了一塊棉花糖,若在大人離開後的十五分鐘內,小孩沒有把棉花糖吃掉,等他回來後,會再給小孩另外一塊棉花糖作為酬賞。而故事中的成功企業家沛辛先生,就是當初能熬過十五分鐘的其中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