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心得|《幽靈人命救助隊》 高野和明著(又名:《幽靈救命急先鋒》)

幽靈人命救助隊

讀後心得:

  自殺,真的能就此解脫痛苦嗎?還是留下更多的懊悔和遺憾?本書是一本敘述生命、專門探討「自殺」意義的書籍,故事的一開始發生在一座像天堂的懸崖,裕一、八木、市川和美晴四個生前完全不相干的人在此相遇,只因為他們選擇了錯誤的方式──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為了離開這個地方,到達真正的天堂,他們與天神達成協議,重回人間,並答應在49天內挽救100條人命。

  剛開始,這四人拯救瀕臨自殺的人們時,只是單純想早點上天堂,而不是真心想幫助他們。四人各自行動,但只單靠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根本就無法阻止一心求死的人們,看著人從自己眼前死去,是幅既絕望又無力的場景,每張同樣消極又幾近崩潰的臉孔,猶如在看著過去的自己。

  後來,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一再發生,他們決定四人分組戮力合作,拿著可以與自殺者心靈對話的大聲公和各種魔法器具,從最根本的原因開始,幫助欲自殺者解開一個又一個心結。這一次,他們是真心想要救援別人,脫離死亡的邊緣,因為幫他們,就等於在救贖自己。過程中,他們也逐漸克服自己當初自殺的創傷,體會到生命的美好和活著的價值。死亡,並不能真正的一了百了,而是將問題、傷痛留給更多人承擔。

  自殺往往是自己無法承受現實的艱難和困境,自以為無路可退而不得已決定的衝動選擇,但這其實是一個自私又不理智的選擇。書中主角高岡裕一,因為無法考上第一志願而重考,被考試的龐大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他,最終選擇在公園上吊自殺。殊不知,死後的他和幽靈救難隊同伴回到人世後,才知道因為他的自殺,而讓原本就不圓滿的家更分崩離析,每位家人都不快樂,向來嚴厲的父親甚至也因過分傷心而要跟著自殺。看到家人在他死後的情況,才讓他了解原來自己的死亡帶給家人那麼大的打擊。

  我們不能被動的等待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傷害我們,不主動去處理、去面對,心情往往只會更糟,悲觀的情緒就會漸漸主導我們內心的想法。適度的抱怨也是一種宣洩心情的方法,我們不是聖賢,不可能總是以德報怨。想到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人事物,那就恣意在紙上塗鴉、到空曠的地方對著空氣大叫大罵吧!人,偶爾得像個小孩子一樣任性一番。面對不順遂的人生,我們千萬不要把什麼事情都憋在心裡,自己默默承擔,更不要選擇自殺這條不歸路,如果能以樂觀的心情面對生活,或是多和家人朋友、朋友分享,相信都會好很多。

書名:《幽靈人命救助隊》(又名:《幽靈救命急先鋒》)
作者:高野和明(たかの かずあき)
譯者:張智淵譯(酥酥看的譯本是張智淵版,其他譯本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哦!)

分享者:方塊酥(小漾)
本站樂果:

推薦指數★★☆ (3.5/5)

  非常適合中學階段的學生閱讀,面對課業、家庭、愛情、友情等壓力,新聞上偶爾可見學生選擇以輕生的方式作為解脫。然而,死亡真能一了百了嗎?本書以後設的角度,讓四位死亡的主角,以旁觀者的角度重回人間,看看在他們死後,親人、友人如何處理後續的問題,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最後他們後悔了嗎?身為人命救助隊隊員,他們如何說服欲自殺的人,重新勇敢面對、處理人生難題?

如果你也對本書有共鳴,歡迎回應,留下你的心得唷!

留言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著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讀後心得: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緊緊牽引著我們。在日治時期,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故事中,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只能隨波逐流,被時局、被高壓的統治、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不知該飄向何處……,然而,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

教學|解決 PhotoImpactX3 & Windows 7/8/10 無法製作精緻小字暨彩字問題

本站樂果: 自從 Windows 升級之後, 好多人(包括我自己)每次只要用傳統方法做精緻小字時都會大當機...... 這教學是想了很久之後才研發的,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 這篇教學除了 可以解決不能打精緻小字的困擾 , 也可以解決「PI X3 精緻小字變彩字」的大問題 喔!!!!!!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失物招領處》 齊格飛.藍茨著

讀後心得:   這是一則關於「遺忘」的故事,主角亨利‧倪浮是個富家子弟,年紀輕輕的他卻對高薪、高待遇的工作興致缺缺,而選擇到鐵路管理局的「失物招領處」工作。在那裡,他看到各式各樣被人遺忘的失物,有些失物被送來不久就有人著急的前來認領、有的失物則是刻意被主人丟棄……。每一個失物,背後都有一段屬於它們的過去,最終,他在失物招領處找到了自己,這裡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

閱讀心得|《我想念我自己》 莉莎.潔諾娃著:我在,故我思

  莉莎.潔諾娃是位知名的神經科學研究者,本書是她根據病人與自身看診經驗寫出來的第一本書,希望讓大家了解罹患失智症的病人極為難熬的心境轉變。   本書描述一位任職於哈佛大學的教授,愛麗絲‧赫蘭,她原是位人人稱羨的成功女性,看似生活完美無缺的她,在一次慢跑回家的途中霎時迷失了方向,經診斷後才發現她得了罕見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逐漸惡化的病情不停奪走她的記憶及思緒,然而,患病的她卻也找到新的方式去愛、去珍惜。 讀後心得:   本書是一本發人深省、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鉅細靡遺的描述書中主角愛麗絲在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後,從一位不管做什麼事都力求完美、才智過人的女性,到最後連人的基本技能都無法用意識控制的過程。曾經,擔任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更是全球舉足輕重的語言學家的她,是這麼健康、自信而無人可及,她熟知任何一篇和語言相關的學術論文,過往的點點滴滴如數家珍,她比任何人都瞭解自己。然而,一個罕見的疾病來得又快又急,悲劇性的降臨在她身上。當她發現自己似乎和平常不對勁時,她選擇逃避。原來,很多事情不是看不見,而是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但隨著愈趨嚴重的徵兆一一湧現,她再也無法繼續欺瞞自己,醫生給了她一個無情的審判:她得了早發性失智症,而治療這種病症的藥物只能減緩,並不能阻止病情的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