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賞析|〈常滿姨的一日〉 施叔青著(超完整論文級賞析!)

常滿姨的一日

本文著作權為文字方塊所有,切勿抄襲,違者必究。

讀後心得:

  施叔青是現代主義著名女性作家之一。擺脫五零年代文學作家的教條式、英雄式、過於陽剛、刻板的反共小說,六零年代的作家則大致受到西方自由主義及現代主義的影響,關注點開始轉往精神心理,翻轉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原來內心不如我們想像中剛強,反而是脆弱、陰暗的。透過這種負面的自我覺察與書寫,人性的幽微就此顯現,更能貼近人心。施叔青也不例外,再加上她的女性寫作策略及傑出細膩的細節描寫,靈活運用各種手法,讓她的作品大多在真實與虛幻間遊走,無論是心理或社會意義上都能比現實「更富於夢及驚詫的色彩 」。


  早期,她的小說大多圍繞在「死亡、性、瘋癲、精神崩潰」等主題上,具有強烈的反叛意志,企圖顛覆父權主義建構的文學世界;中、後期之後,她的作品加入更多寫實主義的元素,以土地為軸心,向下紮根,增添更多內斂深入的情感,變得穩健許多。然而,不變的是她對筆下這個「扭曲、怪異、夢魘似的世界 」中尋求未知答案的追索。

  <常滿姨的一日>之故事題材,即在像是浮世繪一般的現實追逐裡。主角常滿姨是一位從臺灣飄洋過海到美國紐約賺取美金的低下階層女性,原先在臺灣被男人所拋棄,憤而從鄉下到臺北幫傭,然而她並不以此為滿足,到洋人家工作後,轉而對泱泱大國美國充滿嚮往,費盡千辛萬苦,總算成功到了紐約。在大都市中,她才真正開了眼界,原先在臺灣神氣風光的洋人,到了美國不過是一般的中產階級罷了,勢利的她馬上轉而「跳槽」,去「真正美國人」家做傭人。一路上,她的地位看似越爬越高,懂得為自己爭取最多的福利,並寫信向家鄉狠狠炫耀一番,目的即是為了揚眉吐氣。原先在故鄉的「自卑」,徹底轉而對故鄉窮酸的「鄙視」,對臺灣環境只有滿滿的貶抑。常滿姨到紐約奮鬥的進路,姑且不論其優劣與心理,其實是作者呈現了那個年代除了男性到外國留學以外,另類臺灣人的「美國夢」,更以女性角度寫成,頗具打破男性中心主義的意圖。

  值得探討的是,常滿姨真的揚眉吐氣了嗎?即使她到了美國之後,僧少粥多,華人女僕頗受到洋人富家的歡迎,原本得低頭下氣地「求職」,頓時變成像是「挑工作」一般,能夠自由地來去,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工作條件和待遇,然而,這絲毫沒有改變她是個「女傭」的事實,仍位處社會最低的階層,平平都是人,僅因人種和貧富、階級的差距,她需看主人公的臉色辦事,並得唯唯諾諾地承應、恭維,低人一等。或許她早已察覺,故一有休息時間就大肆採購品質低一個級別的各項物品,迷失在物質世界中,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藉此炫耀給鄉下親戚,她在美國是多麼「風光」,自抬身價。久而久之,即使再怎麼懷念臺灣的鄉土,她再也低不下頭回去了,臺灣已被她說成是一個一無是處的「落後」所在,她只能硬著頭皮堅持現有的立場,不斷地寫信向家人鼓吹美國的「先進」。臺灣成了想去又不能回去的夢魘,常滿姨對原鄉的自我認同,不斷地被自己否定,深受價值觀的混淆與矛盾,內心也就急於想找到一個人陪伴,填滿自己精神與慾望的缺口。

  鍾星輝因此成了常滿姨緊抓不放的浮木。嚴格來說,他們僅是很遠很遠的同鄉,連親戚都稱不上,常滿姨勉強和阿輝在臺灣的妻子沾上了一點邊,便自己擔下了阿輝家中「女主人」的職務。雖同樣是幫忙打掃家裡,但在阿輝家中打掃,她不再是供人使喚的女傭,可以對等地和阿輝對談、打理一切,服侍的對象也不是在洋人家冷冰的主雇關係,他們是遠房親戚,有共同的語言和家鄉記憶,只是礙於常滿姨對臺灣的鄙視,她只能說些抱怨的話,同時以「過來人」的立場,要阿輝同她一樣,向現實妥協,找份待遇好的僕人差事來做,生活才不至於潦倒、三餐不繼。然而,這些話從阿輝的另一角度來看,聽來是滿滿的嘮叨和刺耳,兩人的溝通並不在同一條頻率上。常滿姨既不懂得他的藝術理想,又像個不速之客一般時常侵門踏戶,替他打點一切事項,儼然就像母子關係一般,但實際上兩人並不算熟識,他又是已經獨立的大人,實在不需要常滿姨多餘的關心。更何況中華文化「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當時仍根深蒂固在臺灣人心中,常滿姨殷勤地做家事,對他來說充滿尷尬與困擾。儘管常滿姨已明顯感受到阿輝不甚歡迎的態度,她仍然決定抓緊阿輝這塊浮木,因為阿輝已是她少數能與臺灣連結的人,也是她認識唯一的同鄉,多年來在異鄉孤軍奮鬥,與其她需要他人陪伴,不如說她害怕孤單。

  多年來,常滿姨一個人並沒有辦法解決她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雖然她在美國已找到一位相好,但坤生是位流落各地的浪子,隨著其他船員出航,偶爾碰面卻又喝個酩酊大醉,兩人連溫存敘舊的時間都沒有。美國開放的性格並沒有影響到常滿姨,面對同樣在美國中低階層黑人的邀約與誘惑,受到中華保守禮教束縛的她,無法容許這類放蕩的性關係。但同時阿輝年輕力壯的男性賀爾蒙又深深吸引著常滿姨的情慾,因此,她只能不斷地克制、壓抑自己的慾望,偶爾在夜裡自我安慰,那股衝動處於隨時即將失控的邊緣。

  直到這一天,先是遭到黑人公然小便的性騷擾,又看到阿輝與鄰居以女性生殖器為主題的畫作,常滿姨根本不懂藝術與情色的分野,而只是把那當成阿輝思念在臺灣妻子的性暗示,迷迷糊糊之間,她對阿輝從同鄉人的單純關心,變成一種對年輕男體的強烈渴望,阿輝對她有時若有似無的柔情,也被她視為是曖昧的回應。兩人似乎在快要做出逾矩行動前,下意識地到外頭透透氣,卻又意外看到了限制級色情電影。這天種種的巧合徹底讓常滿姨躁動不安、意亂情迷,她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慾求,決心放下中國傳統女人的矜持,主動向阿輝求歡,沒想到最終阿輝在理智與慾望拉扯下,理智終究獲勝,他一躍而起地無情走遠,而常滿姨重重地撲了個空。這對常滿姨是莫大的打擊,兩行清淚,隱含無限複雜的情緒,不僅是求歡遭拒而被嫌棄的羞恥心與屈辱;還有常滿姨好不容易拋開禮教的束縛與年紀的藩籬後,從此竟被視為一個浪蕩的女人,幾年來她為了矜持所做的努力一切白費;最後是經過此事,她徹底斷了與臺灣的唯一聯繫,沒人能再讓她依靠、陪伴,她失了根,卻又無法在美國落地生根的絕望。

  閱讀完本文後,有幾個可以思索的面向。首先,「洋人是文明身價的象徵,領先全世界」,因此,洋人西裝筆挺、廚具多樣化,家中充滿現代化的家具且採光明亮;相比之下,阿輝的租屋處狹小骯髒,陰暗破舊,而且繪畫技巧也落後許多,他說:「恐怕到我悟出來的時候,紐約又在流行另一種畫風了。 」以上這些對照,在在凸顯西方文明的美好。因此,常滿姨崇洋媚外,即使是傭人也寧願跑到國外當;鍾星輝拋家棄妻,隻身一人到國外學畫,顯示兩人對西方文明的嚮往,同時也暗示臺灣現代主義的遲到。

  第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故事中,常滿姨想盡辦法攀上洋人的豪門做傭人,並受到黑人女傭同事的影響,進而一同為自己爭取福利。他寫信回鄉,不是為了報平安,而是為了炫耀,她要別人羨慕她,希望藉由和洋人攀上一點關係,確立自己進入文明社會的生活圈,而非傳統的鄉下人家,表示「高人一等」。實際上,即使她的工作福利再好,她依然是別人家裡的幫傭,一樣被視為身分低賤的人。另外,鍾星輝與鄰居「惡瘦的」,來到美國學畫,還沒學成就已經先為自己預設不好的後果,兩人自怨自艾,這表示他們一開始就缺乏自信心。由此兩個例子來看可知,臺灣人先天的自卑與自貶,以致於崇洋媚外,缺乏自我國族認同。

  第三,壓抑而高漲的慾望。常滿姨與阿輝兩人的一日,看似與平時沒什麼不同,卻因為各種巧合,像是偷嚐禁果一般地尷尬相處,原本像是母子一般的關係竟搖身一變成了男女的曖昧關係。兩人都是隻身前往海外的異鄉人,久而久之,無論是生理或心理一定都會有所慾求,渴望他人填補。特別是春滿姨,作為一個受中華文化教養薰陶的傳統女子,在男女之事上她並不是主掌話語權的人,然而,寂寞難耐而春心蕩漾的她,竟然忍不住而直接主動向阿輝求歡,可見她內心憋了多少的情慾。阿輝看到常滿姨的反應,一開始也沒有拒絕,直到在差一點出軌的前一刻才懸崖勒馬、落荒而逃,美國開放的風土民情與臺灣當時的傳統保守形成極大的對比,常滿姨與阿輝身處兩地之間,感官受到的衝擊與慾望的煎熬有多大,可想而知,兩人不帶感情而不經意的情慾流動與猜測,是這部短篇小說最為精彩之處。

本文著作權為文字方塊所有,切勿抄襲,違者必究。

書名:〈常滿姨的一日〉
作者:施叔青

分享者:方塊酥(小漾)
本站樂果:

推薦指數★★★☆ (4.5/5)

  想說的都在心得上面了!因為這部是短篇小說,並非一本完整的書,所以不會放入書單中唷,但我必須說我超級推薦這篇!現代主義結合情慾的小說,又探討種族間的矛盾,非常精采!

一轉眼又到了星期五才發文,這次重磅放上我自己在課堂上的期末報告,
真的寫很久!!!(淚)
如果你也對本篇心得有共鳴,歡迎回應,留下你的心得唷!

留言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米奇.艾爾邦著:因為值得,所以活著

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不免發出疑問:「如果我也死了,在天堂上,我會遇到哪五個人?」會是同樣對我嚴厲而寡言的父親,還是溫柔貌美的愛人?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那數以萬計與我擦肩的其中一位?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短短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每天會和這麼多的人相遇、邂逅、錯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牽引著其他人的生命,參與著其他人的人生。正如書裡的藍膚人所說:「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聯。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面分離出來。」不斷重疊的人生故事,猶如河床底下的石頭,重複堆疊、彼此砥礪,接受命運的沖刷。有時,兩個不同的故事會在轉角相遇,激盪出一則新的詩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因為有緣,所以相遇、相愛、甚至憎恨;因為有緣,所以生命互相交錯。   「死亡不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在艾迪遇到的五個人中,有他在軍中的長官、他深愛的妻子、沒有印象的陌生人,甚至還有被她活活燒死的小女孩。在這五人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小女孩塔拉。因為艾迪剛從敵軍的俘虜重獲自由,他需要一個激烈的平反來平衡他所受過的折磨和侮辱,便自私且冷酷的燒光這片半年來被禁錮嚴刑的地方。但他卻直到熊熊烈火席捲小屋後才發現,有一位無辜的小女孩正蹲坐在裡面,她正等待著她的母親,卻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為了平復心裡的忿恨,而犧牲了一位剛來到人世間不久的小女孩,多麼殘忍無常的遭遇啊!但塔拉卻在天堂找到屬於她的世界,一座充滿溪水、孩童的遊樂河岸。最後,當艾迪因為救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而意外致死時,拉著他上天堂的,正是當初被火燒得焦爛的她。而幸運獲救的小女孩,又繼續過著另一段人生。或許,在天堂上,我們又重新回憶了一次我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一次愛與恨,但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寬恕,怨恨就像一把彎曲的刀,看似在報復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唯有愛能化解一切的誤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幸福。   俗話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在書中,艾迪一直很埋怨自己終其一生都只能擔任遊樂園維修員,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文不值,甚至不應該活著,但透過塔拉的開導後,不僅讓他也讓我們發現,每個人都

閱讀心得|《偷影子的人》 馬克.李維著

讀後心得:   這是一本單純平實、卻又讓人沉醉其中的奇幻與愛情類小說,書中主角沒有名字,全書只用「我」字來代稱主角。故事主角自小時候就受到同儕排擠、嘲弄,老師的對待也顯得偏袒,從一開始的被欺負、曖昧卻不敢說出口的暗戀,到後來決定為自己挺身而出,當選班上班長,並認識忘年之交工友先生,與最要好的忘朋友馬克……。看到這裡,我不禁為主角在如此幼小的年紀,就必須承擔這麼多風風雨雨而感到同情。在什麼都還不懂的人生階段,就被迫接受這麼多的變異、離散,我們不得不成長、不變得堅強。

閱讀心得|《回憶當鋪》 吉野万理子著:隱形的紀念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回憶當鋪》 作者:吉野万理子 譯者:林冠汾 本書讀後心得為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讀後心得:   本書是一本青春又帶有一些奇幻成分的日本小說,一位身分成謎的女魔法師,在鯨崎小鎮靠近海濱處的小島,經營一間神祕的「回憶當鋪」。這是鎮上小孩,青少年們的秘密基地,他們彼此心照不宣地拉緊彼此的口風,捍衛住小孩獨有的、不被大人知道的最後一塊禁地。在這裡,小孩典當回憶,魔法師就會依回憶的有趣程度、精采與否而兌換不定的價格,然而,一旦過了二十歲,小孩仍未回來當舖贖回回憶,這些記憶片段,將一縷一縷,化作一顆一顆沉在海底、點綴海洋的海星……。

閱讀心得|《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著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讀後心得: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緊緊牽引著我們。在日治時期,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故事中,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只能隨波逐流,被時局、被高壓的統治、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不知該飄向何處……,然而,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