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情|部落格開站滿 1000 天快樂!

1000days.jpg
本站樂果:

1000 days!!!
一直到現在,還是有些如夢似幻之感,還記得不久前,我才從奇摩部落格遷移到這裡的......
對於1000天這個數字,依然沒有太大的觀念,換算後才知道,原來到這裡,也默默的要三年了。
三年,可長可短,可這1000天的時間,我卻變了好多好多。
經歷了高中生活,現在大學生涯已經快過一半了卻一事無成,
從電腦製圖到拾筆寫作、從不想長大到被迫長大......


這段時間,一直都把部落格當成我壞心情的垃圾桶,
有一搭沒一搭的更新,或許也只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狂喜或憂鬱,
謝謝三年以來,願意包容我所有任性和極端的人。

好一陣子沒來這裡了,1000天是個里程碑,督促我又回來這個老地方。
大家呢?都還在嗎?還是也像我一樣差一點就忘記這裡了?

未來這裡依然會是製圖與文字並重的部落格(是的,並重唷!兩者花的時間一樣多)
以前的我,製圖和發日記時名字是「方塊酥」,寫作時叫做「小漾」,
想藉此呈現雙面性格的我。
然而,現在的想法卻不一樣了。我是方塊酥、也是小漾。
大家要怎麼叫我都無妨,因為不管哪個面向,那都是我 :D

在痞客邦的第1000天,沒有活動,只有一篇短短的日記作為紀念,
也不預期會有多少人看到。
但這可能多少也是我所希望的吧,想幫部落格過一個安靜的生日。
然後,繼續安靜地陪伴大家。
如果你也看到這篇文章,能否留個言聊聊天呢?突然好懷念那種在留言板上和大家聊天的感覺。

最後,正在敲打鍵盤的當下,發現今天的夕陽特別美,拍下一張,送給大家,
許個願,希望部落格能繼續寧靜的陪伴大家,度過下一個1000天。祝


2016.10.30 酥/漾 於 臺北

the gift for 1000 days

留言

  1. 來幫小漾灌水囉!
    (這樣說感覺自己好像在透漏年代XD?)
    1000天真的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呢!
    我想要是手機也可以這麼好發文的話
    我應該就會更常上來了XD

    小漾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大學就應該好好玩才對?((遭毆XDD
    好啦,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我們所想的這麼簡單了
    至少盡力去做,我覺得就夠了

    小漾加油囉!
    希望妳可以越來越順利^^

    p.s順便給小漾po的圖一個推,很美的夕陽XDD


    版主回覆:(01/01/2017 09:52:40 AM)

    哈哈,沒關係我也和妳同年代的XD
    以前都在那邊灌來灌去,根本沒聊天到

    真的!!!手機痞客邦不友善到極致
    廣告超多 =____=
    我真的超想搬家,但好像痞客邦最多人用
    若搬到Blogger那些恐怕根本沒人XD

    哈哈哈,我也是這麼想耶,
    但我在上大學之前其實訂下一堆目標,
    結果現在過一半了,什麼都沒做,有種濃濃的罪惡感XD

    謝謝 Syuxue>____<
    也祝妳新年快樂!!!
    (我又好久沒更新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有任何想法都歡迎交流討論,您的留言是本站更新文章的一大動力!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著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讀後心得: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緊緊牽引著我們。在日治時期,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故事中,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只能隨波逐流,被時局、被高壓的統治、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不知該飄向何處……,然而,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米奇.艾爾邦著:因為值得,所以活著

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不免發出疑問:「如果我也死了,在天堂上,我會遇到哪五個人?」會是同樣對我嚴厲而寡言的父親,還是溫柔貌美的愛人?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那數以萬計與我擦肩的其中一位?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短短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每天會和這麼多的人相遇、邂逅、錯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牽引著其他人的生命,參與著其他人的人生。正如書裡的藍膚人所說:「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聯。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面分離出來。」不斷重疊的人生故事,猶如河床底下的石頭,重複堆疊、彼此砥礪,接受命運的沖刷。有時,兩個不同的故事會在轉角相遇,激盪出一則新的詩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因為有緣,所以相遇、相愛、甚至憎恨;因為有緣,所以生命互相交錯。   「死亡不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在艾迪遇到的五個人中,有他在軍中的長官、他深愛的妻子、沒有印象的陌生人,甚至還有被她活活燒死的小女孩。在這五人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小女孩塔拉。因為艾迪剛從敵軍的俘虜重獲自由,他需要一個激烈的平反來平衡他所受過的折磨和侮辱,便自私且冷酷的燒光這片半年來被禁錮嚴刑的地方。但他卻直到熊熊烈火席捲小屋後才發現,有一位無辜的小女孩正蹲坐在裡面,她正等待著她的母親,卻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為了平復心裡的忿恨,而犧牲了一位剛來到人世間不久的小女孩,多麼殘忍無常的遭遇啊!但塔拉卻在天堂找到屬於她的世界,一座充滿溪水、孩童的遊樂河岸。最後,當艾迪因為救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而意外致死時,拉著他上天堂的,正是當初被火燒得焦爛的她。而幸運獲救的小女孩,又繼續過著另一段人生。或許,在天堂上,我們又重新回憶了一次我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一次愛與恨,但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寬恕,怨恨就像一把彎曲的刀,看似在報復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唯有愛能化解一切的誤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幸福。   俗話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在書中,艾迪一直很埋怨自己終其一生都只能擔任遊樂園維修員,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文不值,甚至不應該活著,但透過塔拉的開導後,不僅讓他也讓我們發現,每個人都...

閱讀心得|《Q&A》 維卡斯.史瓦盧普著:十二道難題,一段人生

讀後心得:   《Q&A》這本書就像是一場生命旅程,我們隨著羅摩.穆罕默德.湯瑪士乘坐人生的雲霄飛車,有時高潮迭起,使我們的視線離不開書;有時椎心刺骨的文字牽引我們的情緒,在心裡替羅摩及其他同樣遭遇殘酷逆境的人流淚、不捨。在深夜裡,我時而平靜時而激昂的讀完書裡的每一字每一句,此時,我才知道原來自己有多幸福。闔上了書,我知道此書會在內心帶給我從未有的波盪,雖然,我還是笑不出來。「夠幸福了。還抱怨些什麼呢?」我對自己輕聲說。   作者真實的描寫友情、親情、愛情、背叛、絕望、孤獨還有貧窮,讓我看到真正的人性。即使是一個善良的人,也可能迫於現實生活的壓力,變得自私或做一些我們認為是「醜惡」或「骯髒」的事,例如:偷竊、撿拾垃圾來吃、成為妓女、殺人……。我相信他們也不願意做這些事,但有時,連最基本的溫飽和尊嚴都無法擁有的他們,為了掙錢,為了生存,為了繼續活下去,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書裡的十二個故事,是羅摩從小到大的十二則記憶,有提摩西神父、他和好友薩里姆一起逃出販童的魔爪、他們曾經迷戀的電影明星阿曼‧阿里、差點被爸爸非禮的古蒂雅、他深深迷戀的妓女……,種種的悲慘經歷幫助他順利答對十二道問題,但在題目的背後,誰又能知道他之所以能答對,是因為這些痛苦、不堪的記憶,讓他想忘都忘不了呢?就如後來當了律師的古蒂雅對羅摩說的:「關鍵就在這裡,畢竟,益智比賽並非考驗知識,而是考驗記憶的比賽。」   進入了書中的世界,聽著羅摩緩緩訴說著一則一則關於他成長的故事,我發現其中也包含了印度及其他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國家的各式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卻不僅僅只有十二道而已:棄養孩子、同性戀、戀童癖、家暴、販賣兒童、貧民窟、偷竊、賄賂……。這些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印度或是同樣發生這些事情的國家,政府始終沒有提出較具體方法來改善,而我們這些人民,似乎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及一波一波的新聞,漸漸的習慣淡忘甚至忽視這些事,如同羅摩的房東曾對他說的:「做一個合乎體統的孟買人,就是閉起你的眼睛、耳朵、嘴巴,你就會過的像我一樣快樂。」多麼諷刺的一句話啊!但我們不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做同樣的事嗎?「人身之疾與國政之失,皆發始於微末,若能防微杜漸,以治未然,或治病從淺中始,則身安國富,否則病禍不遠。」我想我們都應該在事情尚未失控前來改善或抑制這些問題,以免最後釀成更大卻...

賞析|書法評介:北魏「龍門四品」(《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兼簡介「龍門二十品」魏碑體

前言:   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有多達三千六百餘件造像題記,這些石像(佛像)及題記,據考證約出自北魏時期,石碑上的書法具有某種文藝美學特色,但又稍有不同。清人黃易最早在龍門拓碑四品,世稱「龍門四品」,即《始平公造像記》(又稱比丘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又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又稱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是北魏時期的書法藝術瑰寶。   後人又將龍門石窟現存較完整的石碑全數拓下,成為「龍門二十品」,並將此種風格書法專名為「魏碑體」,反映北魏書法藝術的風格,為北魏書法的代表作。(上述歸結自網路資料,圖片取自網路。)   以下以「龍門四品」為例,分別簡介其筆法、美學風格等特色。 《始平公造像記》 筆法    起筆以側勢切入之方式揮毫而就,收筆斬釘截鐵,同取方勢,意如絕岸。結體上進而採取「斜畫緊結」之勢,內收外放,上緊下松。具體縱觀每個字大多以中上部為重心,重心緊收,進而字體下部遇有橫畫或撇捺的用筆時多展現異常舒展大方,與上部的緊結形成鮮明對比。   其筆法方挺峻利,斬釘截鐵。康有為稱「龍門二十品」為「方筆之極軌」,點畫棱角分明, 而撇、捺、鉤、挑的出鋒,又使其點畫鋒芒外顯。此碑的橫、豎粗細變化不大,少有誇張之筆,且粗壯有力。點畫之間排列緊密,有「密不透風」之感。點畫之間還存在著大量的縈帶、呼應、承接等關係,給人一種雄強之氣。點畫形態和諧統一並注重變化多姿運筆上,筆方意圓,筆毫盡力鋪開,以豐腴沉猛線條為特色。  美學風格    《始平公造像記》全稱《比丘慧成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題記》,太和二十二年(495)九月刻。使用正書,陽刻,共十一行,每行二十字。    此碑慣書用寫大字之勢寫小字,拓的極開,每字團的極密,處處給人一種見縫插針之感,筆劃逾多逾有緊實之氣,用筆之精細越能體現出來。放者頗具神韻,收者筆力內藏,正者氣宇軒昂,敧者姿態萬千。一反南朝靡弱,研美書風,開創了北碑方筆之典型。    《始平公造像記》傳承了漢魏以來多數書法作品所具有的質樸雄強之風,更加強烈地表現出北魏鮮卑民族威武強悍的時代精神和游牧生活的豪放性格,不為前人成規所束縛,得天然之美,變化多端,厚重古雅,美不勝收。  《魏靈藏造像記》 筆法    起筆將鋒穎露在畫外,有的角棱若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