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影評|《老師,你會不會回來?》(Turn Around)(2017)



  以921地震為故事背景,搭配有些煽情的劇名(書名),一開始忍不住會覺得:「又來了,賣情懷。」但看完之後,完全洗刷先前的刻板印象,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動,不是921地震,而是在危難之後,爽文國中包括王政忠在內的所有老師,願意留下來陪小孩一步一步重建家園,並且鼓勵孩子們以實力證明:「他們並沒有被地震打倒!」的付出與用心!


  本電影為真人真事改編。故事主角為王政忠老師,他從高師大畢業後,被分發到南投縣立爽文國中擔任實習教師,剛踏入教育界的他,就受到全校師生的震撼教育。這是一所位於偏遠地區的學校,許多學生家中經濟不佳、學習意願普遍低落,上課時吵鬧、不守秩序,是一群被老師宣告「沒救」而放棄的孩子,學校教師態度消極,不願意承擔責任,師資流動率高。另外,學校缺乏經費,教育資源不足,連校長都得充當公友的職務,親力親為,修繕校園。因此,王政忠初來乍到,就身兼數行政職,還接下了一年乙班的導師。

  剛開始,面對上課時面臨不受控又時常違反校紀的學生,王政忠選擇以冷漠、嚴肅的教學方法帶班,沒想到卻引來叛逆學生更大的反彈,雙方時有摩擦或衝突,師生關係降到冰點。這也讓他對爽文國中的教育風氣感到無比失望,一心一意想調離這個校園,前往嚮往的都市教書。然而,921大地震後,回到中寮鄉的王政忠,看見滿目瘡痍、慘絕人寰的景象:學校與社區均被震垮、曾經教過的學生有幾位已葬身於這片廢墟之中、大部分人的家庭都變得支離破碎……學生心心念念盼著他回來,甚至不停寫信到軍中,但他卻沒能在最為難時陪著學生一起面對、保護他們,讓王政忠自責不已。當學生們看到王政忠歸來時,徬徨地淚眼問他:「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句話喚醒了王政忠的初衷,他想起小時候受到老師幫忙,立志成為一位好教師的夢想,因而心生感觸,毅然決然打消調職的念頭,決定留在中寮鄉,陪學生一起重建家園,走出地震帶來的傷痛。最後,爽文國中在全國音樂大賽上透過極具特色的改編,向觀眾證明他們並未被921地震打倒,破繭重生、大放異彩。此外,王政忠老師成功翻轉爽文國中的學習風氣,協助學生克服弱勢、擺脫失敗的宿命,校內的學生不管在音樂、體育、課業上都有傑出的表現,實踐一場偏鄉教育革命!

  真的很難想像,這麼勵志而不真實的故事,居然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爽文國中身上。學校分配到的資源稀少、高師資流動、在職教師不負責、學生學習意願低且家庭狀況多,光是這些既有的問題,就足以一個頭兩個大;再加上921地震對學校與學生家庭所造成的衝擊,欲重建家園與學校、讓學生回校園學習並重新振作,這將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或許電影因時長關係,許多部分僅輕描淡寫地帶過,但包括王老師在內的所有教師,能夠勞心勞力為學生付出這麼多,實在很令人佩服!

  透過國樂社的成立,王政忠老師運用音樂的力量教化正值青春期的叛逆青少年,並撫平他們失去親人、家園的傷痛;同時,只有感化還不夠,他還自行研發翻轉教室的教學策略:「MAPS教學法」,以小組模式搶答、積分、換獎品,以獎勵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刺激與動機,再依學生程度分為「A、B、C、D咖」的制度,讓程度較弱的D咖學生能夠更踴躍發言,取得最多點數。此外,王政忠老師私下還會家訪、與學生個別談話,關心他們的家庭狀況、生涯規劃。他的教學是全面性的,不僅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也解決他們的家庭問題、心理問題,甚至生涯發展問題,絕非僅侷限在教室裡或是他所教授的國文科中。在我看來,王政忠老師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種職業,而是志業,隨時隨地,沒有上、下班,都以學生為重,並且即時處理各項問題,若能夠有更多這樣的老師加入教育界,或許臺灣的教育界會變得很不一樣!

  因為學生們說的一句話,就讓這些老師犧牲自己的青春甚至婚姻,獨自留在偏鄉,陪著孩子度過最艱難的時刻,這喚起了我想要當老師的理想與初衷。每位師培生一定都起過幫助弱勢、偏鄉學童的夢想,然而最後能做到的少之又少,經過社會的洗禮後,大家最後的目標往往還是變回「考回家鄉擔任正式老師」這條路。我想起一位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說的,曾經有學生打電話向老師報告自己考上正式教師的喜悅,卻被老師冷漠掛電話的經歷,的確,比起這些偏鄉教師的付出,考上正式老師簡直不是一件該恭喜的事,反而還應該覺得有些勢利。然而,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政府也很有責任。許多偏鄉學校的教師職缺,政府或學校端開的仍是「代理」、「代課」缺,而不是「正式」缺,這種體制內的缺陷要留住老師當然不容易,之所以造成城鄉學習資源不均、偏鄉學生未享有足夠受教權,現行制度必須負起部分責任。

片名:《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 臺灣區發行:星泰國際娛樂
導演:陳大璞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本影評為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推薦指數★★★(4/5)|書版、電影版都推薦,可以一瞧!

看完會默默流淚的電影,
不是因為劇情的狗血,而是感嘆教育資源的城鄉差距,
以及替偏鄉老師無怨無悔為學生付出的熱情感動!

大家覺得,人生是公平的嗎?
若把人生比喻成一場馬拉松,
有許多人從起跑點就落後一截路,在中途補給站領到的麵包和水也差別人一等,
這些人最後真能來得及在終點趕上那些享有上等待遇的選手嗎?

好想知道大家怎麼想!
有任何意見都歡迎在下方回應給我喔!!!我很需要大家的回應啊QQ

留言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米奇.艾爾邦著:因為值得,所以活著

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不免發出疑問:「如果我也死了,在天堂上,我會遇到哪五個人?」會是同樣對我嚴厲而寡言的父親,還是溫柔貌美的愛人?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那數以萬計與我擦肩的其中一位?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短短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每天會和這麼多的人相遇、邂逅、錯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牽引著其他人的生命,參與著其他人的人生。正如書裡的藍膚人所說:「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聯。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面分離出來。」不斷重疊的人生故事,猶如河床底下的石頭,重複堆疊、彼此砥礪,接受命運的沖刷。有時,兩個不同的故事會在轉角相遇,激盪出一則新的詩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因為有緣,所以相遇、相愛、甚至憎恨;因為有緣,所以生命互相交錯。   「死亡不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在艾迪遇到的五個人中,有他在軍中的長官、他深愛的妻子、沒有印象的陌生人,甚至還有被她活活燒死的小女孩。在這五人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小女孩塔拉。因為艾迪剛從敵軍的俘虜重獲自由,他需要一個激烈的平反來平衡他所受過的折磨和侮辱,便自私且冷酷的燒光這片半年來被禁錮嚴刑的地方。但他卻直到熊熊烈火席捲小屋後才發現,有一位無辜的小女孩正蹲坐在裡面,她正等待著她的母親,卻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為了平復心裡的忿恨,而犧牲了一位剛來到人世間不久的小女孩,多麼殘忍無常的遭遇啊!但塔拉卻在天堂找到屬於她的世界,一座充滿溪水、孩童的遊樂河岸。最後,當艾迪因為救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而意外致死時,拉著他上天堂的,正是當初被火燒得焦爛的她。而幸運獲救的小女孩,又繼續過著另一段人生。或許,在天堂上,我們又重新回憶了一次我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一次愛與恨,但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寬恕,怨恨就像一把彎曲的刀,看似在報復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唯有愛能化解一切的誤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幸福。   俗話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在書中,艾迪一直很埋怨自己終其一生都只能擔任遊樂園維修員,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文不值,甚至不應該活著,但透過塔拉的開導後,不僅讓他也讓我們發現,每個人都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著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讀後心得: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緊緊牽引著我們。在日治時期,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故事中,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只能隨波逐流,被時局、被高壓的統治、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不知該飄向何處……,然而,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

賞析|〈商人婦〉(1921) 許地山著(超完整論文級賞析!)

本文著作權為文字方塊所有,嚴禁抄襲! 壹、敘事手法與故事背景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觀點,名字、職業及背景均未明說,從小說開頭旁人提及的袁世凱做皇帝、歐戰等事件,可推測故事應發生在1910年代中後。在從印度經新加波、開往廈門的郵輪上,「我」在船上注意到一位帶著孩子的印度婦人,裝束雖是印度的打扮,可行為舉止卻不像。在偶然的攀談,才知道這位婦人原是中國人,經過戲劇性的人生轉變,丈夫在異地另娶他人、她則被變賣到印度作他人之妾……。   小說中巧妙使用插敘法連結兩個不同的時空,故事在主角惜官的娓娓道來的回憶中隨之開展。敘事觀點雖皆是第一人稱,卻也因應情節而轉變,由「我」轉至惜官自述,最後再回到「我」,交代故事的後續:惜官牽掛的故鄉、母親,早已物非人非。而帶著小孩的她,真能在新加坡找到前夫?當初拐騙並賣掉惜官的人,究竟是前夫還是新娶的小妾?可惜「我」與惜官不過是在船上短暫交談的同鄉人(都來自唐山),旅途結束,仍舊得過回各自的人生。惜官到了新加坡後將過得如何?或許那是「我」無從得知的另一段故事了。   本篇小說「第一人稱」搭配「夾敘」的敘事手法,再加上作者極其淺近的用詞,縮短了文學作品與讀者間的距離感,讀來彷彿身歷其境,彷彿也跟著「我」一同經歷惜官的前半生。此外,當惜官口述自己離奇的遭遇時,作者卻以淡泊的口吻與筆觸呈現整篇故事,頗令人玩味。   民國初期,不僅是臺灣、中國,幾乎整個世界都陷入混亂之中。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惜官被隻身前往他鄉的丈夫背叛,甚至還被變賣;嫁給富商阿戶耶後,又面臨其他小妾為了財產爭鬥的虐待與冷言冷語。由此可揭露出亂世下人們對利益的追求、人情的疏離,甚至是六親不認。   一路上,惜官雖幸運地遇到許多好人,但壞人總比好人多,原先不識字、見識低的惜官在受苦難的過程則沒有絲毫怨言,靠著「人間一切的事情本來沒有什麼苦樂底分別」之信仰,度過了一切聽來悲慘的遭遇。奇妙的是,這樣的一種無教派的虔誠信念,對應到西方、東南亞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宗教觀,竟都說得過去且遙相呼應。 貳、故事情節概述   惜官是一位來自福建鴻漸的農村婦女。十年前,丈夫林蔭喬因賭博而輸得精光,被迫關閉賴以為生的糖舖。惜官為此典當自己所有的積蓄,為丈夫籌措旅費,送他遠渡重洋,到新加坡重新發展。沒想到,發達後的林蔭喬竟從此再無聞問,沒有兌現臨走前對妻子的承諾

閱讀心得|《回憶當鋪》 吉野万理子著:隱形的紀念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回憶當鋪》 作者:吉野万理子 譯者:林冠汾 本書讀後心得為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讀後心得:   本書是一本青春又帶有一些奇幻成分的日本小說,一位身分成謎的女魔法師,在鯨崎小鎮靠近海濱處的小島,經營一間神祕的「回憶當鋪」。這是鎮上小孩,青少年們的秘密基地,他們彼此心照不宣地拉緊彼此的口風,捍衛住小孩獨有的、不被大人知道的最後一塊禁地。在這裡,小孩典當回憶,魔法師就會依回憶的有趣程度、精采與否而兌換不定的價格,然而,一旦過了二十歲,小孩仍未回來當舖贖回回憶,這些記憶片段,將一縷一縷,化作一顆一顆沉在海底、點綴海洋的海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