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影評|《我和我的小鬼們》(The Class)(2009):第二個父母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片名:《我和我的小鬼們》 | 臺灣區代理發行:前景娛樂
導演:羅宏.康特 (Laurent Cantet)

本影評為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此片呈現中、西方校園中迥然不同的教育情境。在臺灣,中學的學生多是不敢發言,正值狂飆風暴期,內心當然叛逆且蠢蠢欲動,卻卻不敢勇於說出自己的意見,於是青少年常常會產生壓抑又扭曲的心理。然而,在電影中,初中的「小鬼們」上課時激辯對峙、爭相舉手發言,並屢屢挑戰師長底線,勇於懷疑教學內容,甚至還大方懷疑劇中主角佛杭蘇瓦的性傾向。還好,老師也不是省油的燈,總能機智的在教育現場用言語機鋒、詼諧幽默與學生應對,並能在一團混亂、不受控的教室裡,保有自己的步調,循序漸進的引導、鼓勵學生發言,啟動老師與學生間平等多元的對話空間,顛覆東方傳統「老師教、學生聽」的單向權威式教導。

  「乖、不乖、一點都不乖、這個學生要多注意……」在影片的一開始,新進的菜鳥教師佛杭蘇瓦在自我介紹完畢之後,便有資深的老師向前,指著學生名單,向佛杭蘇瓦一個一個點出學生的名字:他們是什麼族群、在學校的學業成績、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經濟、與他們「乖不乖」。原來,許多老師在與學生碰面前,已經為學生貼好一張一張的「標籤」,當老師走進教室,教師不免對學生已經有些先入為主的眼光,甚至可能還會有「他們應該就是這個樣子了」的刻板印象,暗暗為每個學生加上不同的「標準」。在臺灣,老師也會先接觸到學生的個人資料與家庭狀況,確實,這是輔導的基本概念,「了解學生狀況」對教師而言,也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一環。然而,該如何在「了解學生狀況」與避免為學生「貼標籤」間取得平衡,是我看完本片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老師了解或探詢學生的隱私,對他們真的是好的嗎?當我們對學生有了既定的印象後,我們又該如何防止對學生有刻板的標準(例如:這個學生國文不錯,每次考試至少要有90分;這個學生是隔代教養又家境清寒,因此對他不要有過多的要求;這個班成績普遍不佳,教學時應盡量教授基本概念就好,升學時也盡量鼓勵他們往技職路前進……),才不會限制每位學生的發展?表面上看起來的「因材施教」,會不會反而忽視了學生的潛能?

  課堂裡的對話無疑是本片的主軸,在這間巴黎的中學,課堂就像是辯論大雜燴的現場,學生的疑問、對老師教學方法的質疑、違抗老師的指令的聲音此起彼落。一整堂課下來,能上到多少進度已無從知曉,比起教學本身,佛杭蘇瓦更艱難的任務,是要不停的面對這些學生的提問,並提供一個他們滿意的答案。我們可以看到,最終的結果是佛杭蘇瓦應接不暇,太想要顧到每位學生的想法,卻什麼也顧不到,當老師的回答無法達到學生的需求,否定老師的聲浪就越來越大,甚至不惜做出公然人身攻擊,如:「他們說馬罕老師愛男生。」在此,言語管教已剩薄弱的制約力(甚至可說是蕩然無存),對自主意識漸強的青少年來說,他們也想成為大人,「少數服從多數」,為何多數的他們,必須聽從少數(即老師)的指令與學校莫名其妙的規則?而另一方面,老師們看到學生的不服從,除佛杭蘇瓦外,竟只是覺得他們「無藥可救」,冷眼旁觀,也不尋求其他積極做法,這讓我看到部分資深老師的倦勤,或許對他們來說,「教導」僅變為工作的義務,而非教育的熱情與責任。每人的成長歷程,都曾經經歷青少年內心的矛盾,當老師面對青少年的異樣與叛逆,除了檢討他們的行為以外,更重要的應是思考自己對他們做了什麼,以及是否還有需要改進的空間。

  而片中對於學生們心理的描繪,是讓我最震驚且認為本片最成功的地方。在「自畫像」作業時,小鬼們依然不改「唱反調」的本色,認為「有些事寫出來很丟臉」、「只有上學、吃飯和睡覺」、「我寫的不會和《安妮日記》一樣多采多姿」,其中,最一針見血的莫過於這一句:「你不是真正想了解我們。」在教育制度中,新任老師總會有一種一廂情願的、理想化的教育熱情,認為除了教育之外,我們還必須輔導他們的生活,並且肩負起督導他們各種行為的責任,就像是他們「第二個父母」一般。我們會認為「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孩子、我愛每個學生」,但每位老師需要教導的學生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常常有心有餘力不足的情形呈現,甚至隨著年資漸長,教師的熱情也被慢慢磨盡。於是,像是「自畫像」這種老師想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作業,也難怪在學生眼裡,也只是老師為了交代、做做樣子而不得不生的無聊作業。然而,若老師能夠一直保持對學生的熱情,和佛杭蘇瓦一樣,用心看完每一份作業,並公開鼓勵做得好的同學,我相信對學生來說一定是最有效的增強,或許一份作業就能改變他們。

  此外,本劇的戲劇高潮,露易莎和艾絲坦兩位班級,將期末討論學生分數與評語的校務會議結果,引起學生不滿,其中更有一句評語,使班上的黑人學生蘇勒曼認為老師羞辱了他。而佛杭蘇瓦因惱羞成怒,將砲火轉向兩名班代,「輕賤」兩字脫口而出,女班代們認為法語老師罵她們「賤」,既失了老師尊嚴也不可原諒,而蘇勒曼也因為情緒失控發飆,而被扭送到校長室,引起軒然大波。此件事件凸顯出教師的無奈與教育的現實面,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地雷」,無論是家庭問題、種族問題、學業問題或是老師的言語皆然,學生有許多問題,是即使老師們知道,但學校也無力處理的,老師並沒有能力解決學生的所有問題,我們更因該清楚自己所扮演之教育功能的「界線」,若承諾學生承擔我們所無法負荷的責任,對教師、對學生而言都是一種二度傷害。最後,學期結束,蘇勒曼是否能夠繼續留在學校?佛杭蘇瓦是否會因此事引發的學生抗議而離開教育界?導演並沒有給我們答案,反之以老師、同學一起踢球比賽作為此電影的結束,雖然許多同學覺得故事結束的太突然,但我個人認為,這正是老師與青少年學生間既衝突疏離,而有時又親近如朋友般的尷尬關係寫照。無論結果如何,下學期依然會再來,就算事情圓滿解決,教師與學生的矛盾依舊會持續下去。

這是我大學某堂課於課堂上合法播放的一部電影,
看完一整個欲罷不能,除了期末規定繳交的作業外,
又寫了這篇洋洋灑灑的心得想分享給教授及大家 ^____^

結局是開放式結局(是說都已經是2009的電影了,所以爆雷應該沒關係吧XD)
一開始看完其實有點不知其所以然,
後來經過教授的解釋以及在網路上找一些心得後,
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都在影評裡了!

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樣,
有任何意見都歡迎在下方回應給我喔!!!我很需要大家的回應啊QQ


留言

本週熱門

閱讀心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米奇.艾爾邦著:因為值得,所以活著

讀後心得: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不免發出疑問:「如果我也死了,在天堂上,我會遇到哪五個人?」會是同樣對我嚴厲而寡言的父親,還是溫柔貌美的愛人?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那數以萬計與我擦肩的其中一位?   「人生,是一段用生命碰觸其他生命的時光。與你相遇,其他生命再也不一樣。 遇見他們,你才真正活過。」短短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意義。我們之所以每天會和這麼多的人相遇、邂逅、錯過,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牽引著其他人的生命,參與著其他人的人生。正如書裡的藍膚人所說:「我們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聯。你沒辦法讓一個生命單獨存在,就像你沒辦法把一陣微風從風裡面分離出來。」不斷重疊的人生故事,猶如河床底下的石頭,重複堆疊、彼此砥礪,接受命運的沖刷。有時,兩個不同的故事會在轉角相遇,激盪出一則新的詩篇,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因為有緣,所以相遇、相愛、甚至憎恨;因為有緣,所以生命互相交錯。   「死亡不僅是帶走了某一個人,死亡也與另一個人擦身而過。在帶走與錯過之間的小小距離裡,人的生命就此改觀。」在艾迪遇到的五個人中,有他在軍中的長官、他深愛的妻子、沒有印象的陌生人,甚至還有被她活活燒死的小女孩。在這五人當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小女孩塔拉。因為艾迪剛從敵軍的俘虜重獲自由,他需要一個激烈的平反來平衡他所受過的折磨和侮辱,便自私且冷酷的燒光這片半年來被禁錮嚴刑的地方。但他卻直到熊熊烈火席捲小屋後才發現,有一位無辜的小女孩正蹲坐在裡面,她正等待著她的母親,卻被無情的大火活活燒死。   為了平復心裡的忿恨,而犧牲了一位剛來到人世間不久的小女孩,多麼殘忍無常的遭遇啊!但塔拉卻在天堂找到屬於她的世界,一座充滿溪水、孩童的遊樂河岸。最後,當艾迪因為救一位不知名的小女孩而意外致死時,拉著他上天堂的,正是當初被火燒得焦爛的她。而幸運獲救的小女孩,又繼續過著另一段人生。或許,在天堂上,我們又重新回憶了一次我們的一生,又經歷了一次愛與恨,但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寬恕,怨恨就像一把彎曲的刀,看似在報復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唯有愛能化解一切的誤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幸福。   俗話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自己有無限的可能。」在書中,艾迪一直很埋怨自己終其一生都只能擔任遊樂園維修員,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一文不值,甚至不應該活著,但透過塔拉的開導後,不僅讓他也讓我們發現,每個人都

閱讀心得|《讓高牆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牆與偏執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讓高牆倒下吧》 作者:李家同 本書大意及讀後心得皆自撰,請勿複製或抄襲! 本書大意:   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悄悄或不經意的築起一道深長的高牆。牆內的人雖安樂,卻因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牆外是煉獄般的非人生活,被隔離在牆外的他們得靠著乞討或撿拾垃圾來維生。平時沒有食物吃,就只能多喝水溝裡的汙水暫時填飽肚子,也因此衍生許多疾病,大多得病的患者都無法逃過病魔的襲擊。   作者李家同透過此書來告誡正處於牆內的我們,貧窮人們的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們總是不願面對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寧願相信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過著幸福無虞的生活,卻因這種想法而忽略了許多貧民們正咬緊牙根和生命拔河,用僅剩的力氣力爭生存的權利。

閱讀心得|《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著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亞細亞的孤兒》 作者:吳濁流 讀後心得:   本書描寫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在戰亂與詭譎的國際情勢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血淚與掙扎。文化與自身國家認同,雖是一個無形的價值觀,但它卻造就了不同時代人民的不同人生與命運,緊緊牽引著我們。在日治時期,我們沒有選擇自身文化的自由,故事中,有人選擇投入皇民化運動當日本人,有人心繫著對岸的中國,而大多數人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而慌亂的自我放逐,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野草,只能隨波逐流,被時局、被高壓的統治、被教育非自願的往前推移,不知該飄向何處……,然而,卻很少看見有人堅持臺灣的本土意識。

賞析|〈商人婦〉(1921) 許地山著(超完整論文級賞析!)

本文著作權為文字方塊所有,嚴禁抄襲! 壹、敘事手法與故事背景   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觀點,名字、職業及背景均未明說,從小說開頭旁人提及的袁世凱做皇帝、歐戰等事件,可推測故事應發生在1910年代中後。在從印度經新加波、開往廈門的郵輪上,「我」在船上注意到一位帶著孩子的印度婦人,裝束雖是印度的打扮,可行為舉止卻不像。在偶然的攀談,才知道這位婦人原是中國人,經過戲劇性的人生轉變,丈夫在異地另娶他人、她則被變賣到印度作他人之妾……。   小說中巧妙使用插敘法連結兩個不同的時空,故事在主角惜官的娓娓道來的回憶中隨之開展。敘事觀點雖皆是第一人稱,卻也因應情節而轉變,由「我」轉至惜官自述,最後再回到「我」,交代故事的後續:惜官牽掛的故鄉、母親,早已物非人非。而帶著小孩的她,真能在新加坡找到前夫?當初拐騙並賣掉惜官的人,究竟是前夫還是新娶的小妾?可惜「我」與惜官不過是在船上短暫交談的同鄉人(都來自唐山),旅途結束,仍舊得過回各自的人生。惜官到了新加坡後將過得如何?或許那是「我」無從得知的另一段故事了。   本篇小說「第一人稱」搭配「夾敘」的敘事手法,再加上作者極其淺近的用詞,縮短了文學作品與讀者間的距離感,讀來彷彿身歷其境,彷彿也跟著「我」一同經歷惜官的前半生。此外,當惜官口述自己離奇的遭遇時,作者卻以淡泊的口吻與筆觸呈現整篇故事,頗令人玩味。   民國初期,不僅是臺灣、中國,幾乎整個世界都陷入混亂之中。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惜官被隻身前往他鄉的丈夫背叛,甚至還被變賣;嫁給富商阿戶耶後,又面臨其他小妾為了財產爭鬥的虐待與冷言冷語。由此可揭露出亂世下人們對利益的追求、人情的疏離,甚至是六親不認。   一路上,惜官雖幸運地遇到許多好人,但壞人總比好人多,原先不識字、見識低的惜官在受苦難的過程則沒有絲毫怨言,靠著「人間一切的事情本來沒有什麼苦樂底分別」之信仰,度過了一切聽來悲慘的遭遇。奇妙的是,這樣的一種無教派的虔誠信念,對應到西方、東南亞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宗教觀,竟都說得過去且遙相呼應。 貳、故事情節概述   惜官是一位來自福建鴻漸的農村婦女。十年前,丈夫林蔭喬因賭博而輸得精光,被迫關閉賴以為生的糖舖。惜官為此典當自己所有的積蓄,為丈夫籌措旅費,送他遠渡重洋,到新加坡重新發展。沒想到,發達後的林蔭喬竟從此再無聞問,沒有兌現臨走前對妻子的承諾

閱讀心得|《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合著:延宕滿足=成功?

分享者:小漾(方塊酥) 本站樂果: 書名:《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作者: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 譯者:張國儀 讀後心得:   故事從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實驗開始,約四到六歲的孩童被單獨帶到一間房間,接著大人進來,在桌上放了一塊棉花糖,若在大人離開後的十五分鐘內,小孩沒有把棉花糖吃掉,等他回來後,會再給小孩另外一塊棉花糖作為酬賞。而故事中的成功企業家沛辛先生,就是當初能熬過十五分鐘的其中一人。
︿